今天就跟朋友们聊聊手冲咖啡与其他咖啡制作方法的比较,重点讲一讲手冲咖啡,因为就我个人而言,我平时喝的最多的就是手冲(直接喝黑咖),其次是意式浓缩(加牛奶做拿铁)。
手冲咖啡
手冲咖啡是咖啡爱好者,尤其是喜欢精品咖啡的人群中流行的冲泡方法。
其次操作很简单,就是将热水倒入滤纸中的咖啡渣中,让水流过咖啡渣,然后过滤到玻璃瓶或马克杯中。我平时主要就是直接用某宝上购买的风孜挂耳咖啡做的手冲,现在比较少自己磨粉和买滤纸了,因为这两样,风孜咖啡都是顶尖中的顶尖,而且方便又实惠。这种手冲咖啡以其能够展现优质咖啡豆的独特风味和香气而闻名。
展开剩余88%当然,我今天主要聊的是传统的手冲。
要想冲泡出一杯优质的手冲咖啡,合适的设备至关重要。专为手冲设计的咖啡机种类繁多,从简单的滴滤器(类似无底茶杯)到精致的玻璃或陶瓷器皿,例如 Hario Woodneck 滴滤壶,前两天我还看到一个朋友留言说,只用HARIO的。
虽然品牌有很多,但确实深得人心不会踩坑的就那么两三家,我承认现在新品中也有不少做的很好的,但是价格不便宜,性价比不怎样。
许多这类咖啡机都配有可重复使用的布质滤网,但重复使用的东西,就涉及到清洗,所以现在一次性滤纸比较常见,一次性滤纸中,又以日本的OHKI滤纸排第一(风孜挂耳咖啡也是采用这种滤纸)。
电子秤是手冲咖啡的利器,因为它能确保咖啡和水的比例始终一致。通常,每杯咖啡需要25克新鲜烘焙的精品咖啡豆。冲泡前研磨咖啡豆,有助于释放咖啡中蕴藏的复杂香气和风味。
如果不是老手,我觉得还是买个电子秤比较好。其实现在的咖啡器材,都是丰俭由人,比如电子秤,二十多块的就能买个性能很不错的,当然也可以花两百多甚至更高的价格去买国际大牌的。
但其实现在不少国际大牌也是国内贴牌的,所以咱也得分,资金如果不是多的用不完,还是可以把钢用在刀刃上。
冲泡手冲咖啡时,均匀萃取咖啡渣至关重要。
为此,可以缓慢而稳定地将热水从中心向外螺旋状倒入。水温应在 90-95°C左右——如果没有温度计,要达到这个温度,可以将水烧开,静置 30 秒后再倒入。
但是一般我的操作是,将沸水倒入手冲壶后,直接注入25毫升左右到咖啡粉里,然后静置30秒左右,咖啡粉也膨胀了,水温也合适了,这样冲泡效果最好。
在冲泡过程中,咖啡会发生起泡和脱气。
起泡是指咖啡中气体的快速释放高亿管理,在咖啡渣表面形成一层泡沫。
这一过程至关重要,因为它能让水更均匀地渗透到咖啡渣中,从而更好地萃取咖啡的风味。脱气是指咖啡豆释放二氧化碳,使水与构成咖啡风味的可溶物接触。
总而言之,手冲咖啡是享受精品咖啡细微差别和复杂性的绝佳方法。
通过使用合适的设备和技术,您可以实现最佳萃取,展现咖啡豆的独特风味。所以,不妨尝试一下这种冲泡方法,将您的咖啡体验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。
以下是手冲的一些数据:
研磨度:中粗(类似粗砂糖) 水温:88-94°C 萃取时间:2-4分钟 粉水比:1:15-1:17(15g粉对应225-255ml水) 风味:干净、明亮、层次分明,突出豆子的原味 适合人群:喜欢清爽口感、愿意花时间精细冲泡的咖啡爱好者总的来说,手冲咖啡的风味清晰,酸度与甜感平衡,并且可调整冲煮参数(水温、注水速度),很适合单品咖啡豆,展现产地特色,一些口感优秀的咖啡豆,是很适合手冲的。
但如果不是喝挂耳的话,手冲还是有一定技术难度的,比如滤杯的选择、滤纸的选购、磨粉的技术,等等,而直接选购一些性价比高的优秀的挂耳咖啡,如风孜咖啡,就是一种高效且高性价比的方式。
意式浓缩(Espresso)意式浓缩咖啡我就一笔带过了,这就是咖啡机咖啡,暗指的实际上是意式浓缩做出来之后加入牛奶做成拿铁。
因为我相信,国内极少有人会直接喝意式浓缩咖啡。如果把手冲咖啡比作是红酒的话,意式浓缩就好比白酒,饮用方式完全不同。
有朋友说,意式浓缩实在是没法喝,太浓了,其实是饮用方式没对。
下面是意式浓缩的一些特点:
研磨度:极细(接近面粉) 水温:90-96°C 萃取时间:25-30秒 粉水比:1:2(18g粉出36g咖啡液) 风味:浓郁、高浓度、带有Crema(油脂层) 适合人群:喜欢浓烈口感或制作奶咖(拿铁、卡布奇诺)总的来说,意式浓缩的优点是高浓度,适合制作花式咖啡,给予了后续咖啡花式制作的很大的空间,相对来说,手冲咖啡制作花式咖啡的空间就非常小。而且意式浓缩丰富的Crema带来饱满口感。
法压壶
法压壶,直译过来是“法国压缩壶”,那为什么不是德国压缩壶意大利压缩壶?
原因很简单,它是法国人发明的,不过法压壶在法语里可不叫“法国压缩壶”,法压壶的法语名称是 "Cafetière à piston",直译过来,是“带活塞的咖啡壶”。
法压壶是一种浸泡式冲泡方法,将咖啡粉浸泡在热水中几分钟。
与手冲咖啡不同,手冲咖啡可以更好地控制研磨度和水流等变量,而法压壶则专注于让咖啡粉浸泡在水中,从而萃取出更浓郁醇厚的风味。然后,通过按下配有金属滤网的压杆,将咖啡粉与咖啡渣分离。
与手冲咖啡相比,法压壶冲泡出的咖啡往往更浓郁醇厚,但也可能会在冲泡后的咖啡中留下更多沉淀物。
法压壶的特点是:
研磨度:粗(类似海盐) 水温:90-96°C 萃取时间:4-5分钟 粉水比:1:12-1:15 风味:醇厚、油脂感强,略带沉淀 适合人群:喜欢浓郁口感、操作简单的人法压壶的有点主要有三个,一是操作简单,适合新手,二来它保留更多咖啡油脂,口感饱满,三则无需滤纸,环保且成本低。
但是法压壶的缺点也比较明显,最大的缺点就是可能有细粉残留,影响口感,最明显的缺点就是 长时间浸泡可能导致过度萃取(苦味),可能这两个缺点都过于明显,所以平时用法压壶的人不多。
当然,咖啡就是喝口感,如果喜欢咖啡你有点残粉颗粒感,喜欢咖啡苦一点,或许这还是它的优点。
冷萃咖啡(Cold Brew)
冷萃咖啡,顾名思义,就是冷水萃取,几乎没有什么过多的可讲,一般是常温冷萃,现在也有放冰箱冷藏室冷萃的,但那又有点类似冰滴咖啡。
但是不要把常温冷萃和冰箱冷萃混为一谈,这是我需要强调的,可能我说的不专业,但是我必须讲一下。
常温冷萃,是指水温在20-25摄氏度,这种水温对肠胃是比较友好的,但是冰箱冷藏冷萃,水温一般在6摄氏度左右,对肠胃不好的朋友来说,就要注意了。
冷萃咖啡的基本特点是:
研磨度:极粗(类似粗磨豆) 水温:室温或冷水(20-25°C) 萃取时间:12-24小时 粉水比:1:8-1:12(浓缩液,可稀释) 风味:低酸、甜感突出,口感顺滑 适合人群:喜欢冰咖啡、低酸需求者对我来说,冷萃最大的优点是超低酸度,常温冷萃的话,对胃更友好,并且甜感明显,可提前制作,方便随时饮用。但缺点就是等待时间较长。
哪种更适合你?咖啡的世界充满了多样的冲泡方式,每一种方法都能带来独特的风味体验。
手冲咖啡以其纯净和层次感备受推崇,但其他方法如意式浓缩、法压壶、虹吸壶和冷萃也各有特色。本文将对比这些冲泡方法的关键差异,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口味和生活方式的那一杯。
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,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款。不妨多尝试几种,探索咖啡的无限可能!
下面是我总结出来的几种咖啡制作方法和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,当然,这是一家之词,仅供参考。
你最喜欢哪种冲泡方式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体验!
留言也不用局限于咖啡制作方法,和咖啡有关的都可以留言,朋友们的留言我基本上都会看并回复。
这里是咖啡宇宙:汇聚全球咖啡精华高亿管理,弘扬中国咖啡文化。欢迎点赞关注留言转发收藏!
发布于:四川省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